炸過的油可以重複使用嗎?掌握原則就能安心用
許多人在家享受炸物美味後,面對剩下的大量炸油感到困擾,丟掉可惜,重複使用又擔心健康問題。根據營養師的建議,家庭用油若經過適當處理和儲存,其實可以安全地重複使用,但需掌握一些原則以降低健康風險。
油炸油重複使用的健康考量與次數建議
油品經過高溫油炸後會開始變質,且重複使用的次數越多,風險就越大。
油品變質的影響
油品在反覆加熱後,會加速分解並產生有害化合物,例如自由基和致癌物,可能增加身體發炎、心血管疾病,甚至致癌的風險。
消耗掉油品中原有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、維生素和抗氧化劑等健康物質。
油脂會加速酸敗、營養價值喪失。
重複使用的建議次數
一般建議: 營養師建議油重複使用不要超過3次。最好的情況下,當然建議每次都使用新鮮的油。
專業分析: 即使是穩定的油品,經過多次煎炸循環後也會變質。有些觀點認為,根據油炸食物的種類和油的狀況,最多可以重複利用5次。
時間考量: 建議一般家庭料理的炸油,最好在當日使用完畢,最多不要放超過三天。
炸過的油可以放多久?保存期限與變質警訊
炸過的油能保存多久,取決於儲存方式和油品本身的狀況。
油炸油的保存建議
步驟
說明
徹底過濾殘渣
油炸過後,務必先將食物碎屑和殘渣撈除過濾乾淨。含糖量高的食物尤會加速油的降解。可用咖啡濾紙或一次性廚房紙進行過濾。
選擇合適容器
應放在深色的瓶子、玻璃罐或不透明的不鏽鋼瓶子等容器裡,並蓋上蓋子或保鮮膜,避免被其他物質污染。
理想存放位置
放在陰涼、乾燥且無日光直射之處,遠離瓦斯爐等熱源或明亮處,以減緩氧化速度。
冷藏保存
衛福部建議,如果油量多且想留待下一餐用,最好將油冰在冰箱中冷藏,有助於避免變質,也能讓動物性脂肪凝固後撈除。
標註資訊
建議在容器上標註油炸日期和油炸的食物種類。
油脂劣變的警訊(應立即換油)
當炸油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時,都表示油脂已發生劣變,應該立即全部更新,避免新舊油混用:
顏色與質地: 油脂顏色變深、變黏稠、變得混濁或非常黑。
泡沫: 油炸時出現白色小泡沫超過油炸鍋面積一半以上,或油鍋內泡泡現象非常重。
氣味: 散發出油耗味(哈喇味)、異味或怪味。
油煙: 油炸過程中產生大量油煙,或在低溫時就開始冒煙。
炸物外觀: 油炸澱粉類食物不是金黃色,而是很深的顏色。
油炸反應: 食物放進去不會油炸起泡(表示油溫不夠高),或油放太久(例如一年以上)。
如何選擇適合油炸的油品?
選擇合適的油品能提高油炸的穩定性,降低劣變風險。
高溫油炸的建議用油
油炸應選穩定性高、耐高溫的油脂,通常是飽和脂肪酸或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油,例如:
動物性油脂: 豬油、牛油。
植物性油脂: 椰子油、棕櫚油、葡萄籽油、玄米油、酪梨油。
穩定性高的橄欖油: 好的冷壓初榨橄欖油含有抗氧化物質(橄欖多酚),在高溫油炸時可使油品結構較穩固。
避免用於高溫油炸的油品
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(如沙拉油、葵花油、大豆油)相對不安穩,高溫油炸易造成油品劣變。這類油較適合低溫拌炒等烹調。
重複使用油品的健康原則
除了上述的次數與儲存建議,重複使用時還需注意以下原則:
控制溫度: 避免將油加熱到超過其煙點的溫度。建議油溫保持在 175∘C 至 190∘C 之間,以減少有害化合物的產生。
避免交叉使用: 如果原本是用來炸魚的油,就不適合再拿來炸甜甜圈等不同性質的食物,以免味道轉移。
盡快用完: 建議儘速利用剩下的油炒菜或烹煮其他菜餚,最好在三天內用完。
用於低溫烹調: 炸過的油不建議再次用於高溫油炸,可以降級用於涼拌菜、拌麵、拌餡、炒菜(搭配新油爆香後快熟時加入),或煮蔬菜湯。
常見問題
炸過的油可以直接倒進水槽嗎?
不行。 油脂倒進廚房下水道會凝固並堵塞水管,應該裝好後丟到回收桶或依當地環保規定處理。
炸魚過的油還可以重複使用嗎?
不建議。 炸過魚的油通常會有較重的魚腥味殘留,且魚肉的碎屑會加速油的變質,通常建議炸過魚後就換油。
如何判斷外食店家是否使用回鍋油?
外食時可觀察油鍋:若油的顏色深沉混濁、泡沫多到超過鍋面一半、油炸時產生大量油煙、聞到油耗味,或油炸澱粉類食物顏色很深,都可能是使用劣變回鍋油的警訊。
總結
炸過的油在家庭中可以重複使用 1 ∼3 次,但必須遵循「徹底過濾殘渣」、「適當密封儲存」、「盡快用完」和「用於低溫烹調」的原則。一旦發現油變色、變黏稠、泡沫過多或有異味時,就應立即更換,切勿因節省而危害健康。選擇高穩定性的油品(如椰子油、豬油)進行油炸,並將用過的油視為可再利用的寶貴資源,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時,兼顧飲食安全。
資料來源
油可以重複使用嗎?炸過的油可以用幾次?營養師教5招安心用
炸鍋裡的油可以放多久啊? : r/Cooking
你們這些炸東西的人,可以重複使用油幾次,又能保存多久呢?